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0

大馬華文何去何從

大馬華文何去何從 星洲日報/言路‧楊邦尼‧2010.08.29   安煥然的〈國中華文班何去何從〉一文,在我讀來,遂想把題目改成〈大馬華文何去何從〉更能直搗問題的核心,不在表面的國中華文班如何像是被放逐的科目,要麼可有可無,要麼安排在星期五放學後,即使開了,華文班成了集體翹課班等等,而是整過國家教育機器裡華語文教育始終是個“幽靈”語種,以幽靈的形式存在,不具有肉體。 我早已多次撰文,無論華小、國中華文,乃至自詡華教堡壘的獨中華文,從課程,選文意識形態,考試的出題和批改模式(特別是作文和應用文),骨子裡和惘惘的想法是把華語文視同“外語”來測試。安主任從學生的考題答卷中獲知中學5年的國中華文的窘境,何止用“罄竹難書”來形容,已經到了“史不絕書”,奄奄一息的“存亡之秋”。 安文中特別提到“我不是聖人,但身為老師,總想幫幫這群孩子。在南方學院,每學期我都會為班上從國中來的中文系新生進行課外的義務補習,從中國朝代系譜說起,也談談中國文化概要。畢竟底子弱,不是他們的錯。”安老師的做法令人感佩,學生的華文底子弱不是他們的錯。大部份的學生只求在SPM考試中多拿幾個A,比如我教的某位資優理科學生,他的SPM華文成績1A,他直言學校華文老師從來不是在上華文課文,而是直接做考試題型,反覆練習,拿A不成問題。於是,你問他“先秦”是甚麼概念,“三國”是哪三國,端午節和哪位詩人有關,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好吧,國中華裔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基本常識闕如不知,尚可理解,一週3節課,每節35分鐘的華文,扣前扣後,真正上課時間1小時,於是,我可以大膽的設想:國中華文班等同於PMR、SPM華文考試班。我們的華社呼吁華裔生報考華文,說穿了和中文本身無關,而是純粹考試而已,君不見每逢考試來臨前,鄉團會館為華裔考生開辦SPM華文考試作答技巧說明大會,而SPM華文考的不是華文,和文化、文學、情感脫鉤,茲不贅言。 大馬華社最引以為傲的是擁有中台以外最完整的華文教育,從上千所華小到61間獨中和三院,可是這用來“唬唬”外人可以,我們太清楚自華小到高等華文教育在大馬如何的面對單元教育魅影的圍困,表面上華文教育一片紅火,往下深究,不忍卒看。 前陣子,阿牛陳慶祥上台灣藝人張小燕的談話性節目,小燕姐一臉狐疑問阿牛:五、六百萬的華人怎麼在大馬算是外國人呢?顯然百萬華人在國家體系是個離散形體,國中華文班繼續“苟延殘喘”著,證明它生命力的延綿,就像馬華文學寫在“國家文學”之外,賣座的大馬華語電影徵收20%外國電影稅,華文報章讀者冠各語文之首,雖然華裔人口每況愈下,雖然華文離國家越來越遠,最糟的情況我們的大專中文系成了外語系的旁支,最後只能“寫在邊上”。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星洲日報/六日譚‧楊邦尼‧‧2010.08.23   每每現實中無法言說的,禁忌的,古人早早就書寫成文,警惕或昭示後人,藏在蒙塵的書頁之間,等到有一天,讀者無意間翻開,心中鬱結全在文字裡紓解,於是當下的困頓、受挫,淼淼的歷史之河不啻是水滴和浪花,歷史終究會做出最後的審判。讀《國語‧周語》的〈召公諫厲王止謗〉一文,2000多年前的人事如此的鮮活與立體,它不曾遠去,就在我們的週遭繼續發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話多少有點道理。 時間距今約2800年的西周,周厲王虐,民不堪命,國人謗王。厲王大怒,找來了衛國的女巫,負責監聽謗民,一經舉發,則殺之。在路上行走的人們,雖口不能言,改以目光的流傳表示內心的憤懣。“道路以目”一語今日讀來深獲吾人心。 然而,當厲王喜滋滋的對卿士召公誇口“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的回答,因為太傳神,我們一起讀原文: 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厲王止住的不過是百姓的口。堵塞百姓的嘴,比堵塞大河還要危險!堵塞的河一旦潰堤,必氾濫成災,傷及百姓必眾,堵住百姓之口猶如堵塞大河一樣危險。治理河流者,一定要疏通河道,使其流暢;管理百姓者,就讓人民暢所欲言吧! 發生的,會再發生。即使是上古民智未開,歷史處於口傳與神話的鴻蒙劈地的邊界,史官把耳聽、風聞的像現場架設了攝像機把人物、對話和事件,按年月日,或按國別,按區域一一記下。即使記載的史實不容於當世,寧可“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作為厲王卿士的召公,即召穆公,也就是後來和周公一起輔佐周宣王,史稱“周召共和”的那位召公繼續叨叨以諫厲王: 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召公之諫就此打住。悠悠之口堵一時,終有一天,它會以火山爆發的姿態噴發: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短暫的共和之後,迎來了周幽王,歷史的西周已近落幕,準備東遷雒邑了。 可是,這麼遙遠,遠到像傳說的歷史,歷史又太真實在我們目前一幕幕不停止上演,以至我們不禁又懷疑,人類的文明,比如言論自由是更寬闊了,或是改以各種名目壅塞、變更了河道,然而,歷史又再提醒我們,“國人莫敢言”的會以“道路以目”的幽靈形式出現,比如私下的竊竊之語,比如網絡,手機,推特,它像希臘神話迪德勒斯自製一雙翅膀飛離困鎖的牢房。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地理與道理

地理與道理 星洲日報/六日譚‧楊邦尼‧寫在邊上‧2010.08.22 學生由初中升上高中選科時的考量,最常聽到的理由是:文科要念歷史、地理,都是背的。即使數理化成績不算太好,最終選了理科或商科。以為從此就可以擺脫史地科“死背”的夢魘。史地科在學生心中烙上“死背”的惡名,或許和我們的考試制度有關,課時有限,考試範圍多,比較像是趕鴨子上架,赴“烤”就了事。 可是,地理課對畢業自台灣師大地理系的陳鴻珠老師(1969—2010)來說不僅是應考的科目而是:“每一堂地理課,自己必事先佈局一番,從地理現象衍生出的人生哲理,總能令這些莘莘學子感悟良多……舉凡大自然的氣象、地形以至岩石,我總堅持用活潑的態度來加以闡述。天馬行空卻不偏離課程單元。唯有如斯的學習方式,封閉的心扉始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自由和解放,學生也會因此感受到豁達的靈魂。”(〈小太陽〉,收入《一張精彩的人生地圖》,2010年) 陳老師的地理教學已是人文教育的最佳實踐,天文,地文,水文,乃至石頭裡紋理,都可以幻化成一個微觀的人文世界:我以岩石中的“差別侵蝕”激勵著學生,告之堅毅的性格正如硬巖一般。 我在陳鴻珠老師身上親見“情意教學”示範。我試著在她書寫的10篇教學論文中找到了那個令她魂縈夢牽在講台的熱情,一切從美出發。 “問題是我們的學生除了記憶、理解課堂上的地理知識以外,是不是對於活生生存在於周圍的自然環境,還存有耐心和細心?在講求速食文化的現今,我們的未來主人翁,對於滿天的星光閃爍,從烏雲後面透射出來的霞光,中央山脈的峰巒起伏、雲煙裊裊,是不是還會把腳步放慢,把聲音放小,抬頭仰視自然界的神奇?”(〈淺談地理世界中——美的體會〉) 讀到這裡,鴻珠老師的地理之學亦是她之於學生的處世之學,地理筆記成了她和學生之間不止是知識的記錄而是心靈的澆灌,她寫道:雪一層層地累積,才會形成冰川。心裡有甚麼不愉快的事,就要馬上掃除掉,不要讓他們形成冰川。 是啊,以我觀物,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們好像忘了,《山海經》是中國最古老的地理之書,在神話的背後有著先人對天地自然最敬畏的觀察和體悟,一直到了《水經注》,地理書儼然就是一部文學之著了,是觸動心弦的。鴻珠老師多次引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身為地理老師的她嘗試用有限語言把天地洪荒的無限之美告訴學生,慢慢走,慢慢看,慢慢體察。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封鎖,刪節,全文

封鎖,刪節,全文 星洲日報/六日譚‧楊邦尼‧2010.08.13 龍應台8月1日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的演講,題為〈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北大“官網”無此消息,中國主流媒體第二天的報導成了:“龍應台北大演講談夢想:想找個情人去旅行”,於是貫以犀利言辭著稱的龍俠女在大陸首度獲准的公開演講成了柔馴的小綿羊。 8月4日《南方週末報》刊登龍的演講稿,題目改成〈我怎麼沒有中國夢呢?〉,文末註明“大標題有更動,內容有刪節”。網友們引領頸盼,隨後台灣《聯合報》、香港《明報》、獅城《聯合早報》和《星洲日報》同步刊登龍應台的演講全文。 因為是在北大百年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這裡談“自由與人權”,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引蔡元培的“尋思想自由的原則,取兼容並包之意”作為開場白,李敖大師談言論自由像A片,大家成天看,反而沒事。作為華語圈最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龍應台談文明的力量,在禮義廉恥,和大國崛起的經濟與軍事力量背道而馳,官方媒體冷報導,網民熱烈追索演講全文。 到中國留學的學生來電郵告知,到中國的第一件事就是學長姐傳授“網絡翻牆”的技巧或軟件,中國政府的網路封鎖猶如長城之長,別說YouTube看不到,社交網站諸如面子書、推特或MSN,更是“道阻且長”。2010年5月,中國網民已達4億,網絡無國界,然而在中國內地上網,處處封鎖,各種防火牆要攀越、繞過。 好吧,就算封鎖解除,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刪節版,龍應台的北大演講,正中那個封鎖和刪節的死穴,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余光中〈鄉愁〉裡的海棠紅地圖是包括外蒙古的、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照片中出現施明德、陳菊、呂秀蓮等人。演講內容在官方媒體遂成了無關宏旨的小龍女想找情人去旅行。而在“中國夢”的主題下,龍俠女不改本色,一語戳破“國家的神話”: “國家是會說謊的;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會墮落的;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然而,封鎖的,刪節的,會像“魂來楓林青”那樣,往全文的路線逃逸,壓抑的,終會釋放。終於,網友們可以分辨封鎖、刪節與全文之間的差異,恰恰是在那些封鎖、刪節的縫隙中,我們讀者或網友更加認清國家意識形態機器,比如媒體報章,是如何操作輿論、民心、數據和對國家、民族的美好共榮的想像。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華粵語都是方言

華粵語都是方言 星洲日報/言路‧2010.08.09 中文系必修課《聲韻學》,我們每堂都要擬測古字的發音,暝起眼,張耳朵,穿越時間的甬道,古代沒有錄音機,聲音早就亡佚,於是《聲韻學》成了紙上作業,一切都是捕風。我們如何揣測近則1000年前的中古音,晚則2000年以上的上古音,幸虧有《詩經》,大抵是押韻之作,是我們追溯上古音的瞭望台;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原書久佚,宋朝的《廣韻》在其基礎上為後人大致保留了唐音,唐代科舉和詩賦押韻是按《切韻》的韻部來押。 我們今天口說的華語,中國大陸的普通話,或台灣的國語,如果放在漢語歷史的長河來看,屬於元以後的“近代語音”,自元定都北京,下至明清,官話以“北京音”的聲韻系統為標準,此外還有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而北京話是北方官話的一支,合稱為北方方言,我們習用的華語,說到底,是北京地區的方言。 北方方言約佔漢族人口的70%,而北京自元明清以降一直是中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大陸的普通話或台灣的國語自然成為中華民族或華人的共同語,有其現實與歷史的因素。 漢語方言除了北方方言區域廣,使用人口多,尚有吳方言,或稱江南話,以上海話為代表,張愛玲將《海上花列傳》翻譯成華語,該書用的就是蘇州方言吳語寫成;贛方言,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代表。湘方言,湖南話,龍應台是湖南人,她回到湖南沒法用湖南語和鄉親問安。再往南一點,客家方言,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我爸是客家人,我從小就和鄰居的老阿媽說客家話;毗鄰是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代表,媽媽是廣府人,我可以說幾句沒問題。還有閩方言、福佬話,以福州話為代表,台語,福建、潮州屬其系。 華語作為大馬華社的共同語行之多年,然而在大城、小鎮或新村,我們隨時可以聽到方音四起,早年我們都是看港劇長大的,近年台灣的鄉土閩南長壽劇,像《意難忘》,偶像劇,甚至客語劇,或是中國大陸的歷史劇,方言沒有衝突,它們多元並存。 我教學生念唐詩,盡可能用中古音來念,特別是入聲字,短促而哽咽的齒音或喉音,古詩的韻味油然而生,我把學生分成5大方言:客、粵、潮、海南和福州,課室裡滿佈方音,彷如唐音,用標準捲舌輕聲的華語普通話,詩的神韻已不知去向。 偏安南方的方言,諸如閩粵客承襲了中古音韻,我們乘著方音的翅膀,聽古音鏗鏘悠揚,方言何其雅致。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17歲李勘,戡亂教育

17歲李勘,戡亂教育 星洲日報/言路‧楊邦尼‧2010.08.05   白先勇的〈寂寞十七歲〉寫少年性事的探索和成長的迷惘;張愛玲17歲寫下驚艷半個多世紀的警語:“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1871年,17歲的韓波〈醉舟〉傾倒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魏爾倫,兩人陷入熱戀,情傷受挫後寫成傳世之作〈地獄一季〉;乾隆5年,曹雪芹17歲,曹家被抄,《紅樓夢》賈寶玉大抵在17歲出家。 同樣的17歲,李敖之子,李勘,陳文茜形容有“乃父之風”,今夏錄取台大和北大,對媒體鄭重宣佈棄台大選北大。初生之犢不怕虎,李勘17歲出版專書《李勘戡亂記》,戡亂的對象是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他多次進出國立編譯館對照各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歷史是專為執政黨的合法性而寫,直言教育部長“可惡”,李敖大師之子一出手,有理有據,他在扭曲的學校教育裡不但沒有被洗腦,還揪出箇中的荒謬與偏執。 李敖為兒子寫序,不足與缺點必有,亦不掩飾其特色:它是17歲的抗議之作。一般17歲,或無能為力、或默爾而息,但這本書,卻揭竿而起、挺身而鬥,以六、七萬字對付你,這是何等抗議! 第二,它是17歲的務實之作。這本書少說空話,而是用比對、用證據來說話。乘空文以自見是不夠的,這本書,獺祭出許多實文。這是何等務實! 第三,它是17歲的論世之作。一般說來,17歲尚不足以知人論世,但是,李戡別開生面、獨成一格。 我的17歲讀高二,日記本上有詩的塗鴉,那年是六四,看著電視新聞上血腥的畫面,跑回房裡大哭。許多年後才明白,為甚麼那時的我哭,因為學生的傷痛和嚎啕,我一一聽懂。17歲那年,華文不考語法,沒有名句精華,囫圇吞棗讀巴金的《家春秋》,喜歡上歷史和地理課,放學留校到圖書館吹冷氣,傍晚坐在海邊的石椅上吹海風。我想起了,茅草行動剛好在那年,一夕間星洲日報停刊。17歲的我,不懂懷疑和抗議。 那我們的17歲學子呢。正準備SPM,估量要不要考華文,拿A的勝算有多少,這樣才可以順利獲得獎學金。課內的科目五花八門,沒時間,沒精力,沒餘力閱讀課外讀物。我們的17歲不曾質疑教科書,對教育官員諾諾,整個教育機器背後的意識形態與操作渾然不覺。 17歲的李勘,超越了李敖的17歲,超越許多同輩人,他今秋入北大。4年後,他是否寫一本“戡亂北大記”,拭目以待。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等待的情欲

  等待的情欲   《星洲•春秋文藝》•楊邦尼•2010年8月8日     等待的情欲恨恨地憂鬱 憂鬱是美的陰影   等待的情欲 守在山口 一步就傾泄   而情欲是不能等待的   等待的情欲最終沒來 一只蝴蝶,如彩虹刺眼   一陣風 散入空中  

Posted in 詩慢慢讀 | Leave a comment

複數馬來西亞人

複數馬來西亞人 星洲日報/六日譚‧楊邦尼‧2010.08.02   法立諾在〈消失的馬來西亞部落:從殖民時期到現今種族政治的建立〉一文中,為當前炙手可熱的“一個馬來西亞”的口號,標語和遠景提供一張遺失的歷史圖譜,回溯馬來亞到馬來西亞的“國族”構建和想像。我們必須像考古學者那樣彎下腰,走進山林或沼澤、荒漠,把埋藏在地底的礦脈挖出來,“一個馬來西亞”充滿雜音、異質和不同調。 法立諾引述的資料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查理‧希斯曼(Charles Hirshman)1987年發表在《亞洲研究期刊》(46卷,3期,8月號,555—582頁)的文章,名為〈馬來西亞種族意涵與衡量:人口類別的分析〉,理論、圖表、數據兼具,在我國舉凡談及“種族”課題像受驚嚇的貓咪躬起身,如履薄冰。反倒是一位外國學者的馬來亞——馬來西亞的研究論文中,呈現色彩斑斕的種族圖譜。 希斯曼的文章附錄了從最早1871年海峽殖民時期到最晚1980年馬來西亞的種族系表,為了行文的方便,我將儘量以中文轉譯英殖民政府到大馬建國各族群的劃分與命名。 第一份是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聯邦時期的人口普查(1871—1911):1871年的人口欄目計有27族,另有歐洲與美洲人18類。“馬來”族包括:波亞族、武吉斯、迪雅克、爪哇人、爪威北甘、馬來人、馬尼拉人。華族在英政府的眼裡是單一的群體,興都、孟加拉和其他印度裔總歸一類。1891年的馬來族中增加了原住民、亞齊人;此時的華族細分為廣東、福建、海南、客家、南洋和潮州。淡米爾和其他印裔底下有孟加拉、緬甸和帕西人。 1911年,海峽殖民地政府和馬來聯邦各自的人口分類,或有重疊,或有增刪,在英國人的眼裡的馬來與其他聯合族群歸一類,新增15族;在馬來聯邦的印裔群有10族。在海峽殖民的華族分為“海峽出生”和“中國出生”兩類,而馬來聯邦的華裔族群增加了福州、廣西、潮州客和興化。印度裔增加8類,有泰盧固族、旁遮普、馬拉雅麗等。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口普查和分類,從來就不是“一類”,或簡單的分為在地與外地,土生或非土生,希斯曼提醒我們各時期的種族分類看似任意卻並非偶然,選擇某類而不是其他類別,用以區別“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不同。而追溯族群劃分的演變,是知識社會學一門重要的功課,它讓我們覺察族群劃分的變遷背後是通過“官方的眼睛”,從英殖民到獨立(後殖民)建國,人口分類的變易反映意識形態與政治經濟在過去百年的重組。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

誘惑新公園

誘惑新公園 《南洋·商餘》·楊邦尼·2010年8月2日   街頭藝人吹奏薩克風,路人隨音樂起舞,市民往來如梭   我建議,播放李宗盛詞曲,林憶蓮演唱《誘惑的街》當襯底音樂,你聽,這樣深的夜,下過雨的街,連星光就要熄滅,你赴的是什麽樣的約…… 嗯,該從何說起這遊園又驚夢的故事,所以允許我,像羅蘭巴特那本哀悼之作《明室》攝影劄記,擺蕩在抒情與理論,個人與他人,現實與文本想像之間,遊晃,又有點兒假仙,且誘惑 白天的臺北新公園,遲滯悠緩;夜晚,蓄勢勃發的欲望流竄如盲箭,它滿布歷史殖民與國族交叠的皺褶,又爬滿身分欲望的藤蔓與根須,哪裏進入它呢。 可是,它已不叫新公園很久了,1996年改稱二二八和平公園。公園很小,位臺北市中心,比如你搭捷運至臺大醫院站,或是從臺北車站忠孝西路直走館前路,約莫5分鐘,迎面而來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一棟歐式巴洛克建築聳立,館前兩只蹲伏的大銅牛是滿洲國所贈物,公園即在後側。 我認識的新公園是從白先勇《孽子》開始的,小說家像老靈魂叨絮道:說起我們王國的疆域,其實狹小得可憐,我們國土的邊緣,都栽著一些重重叠叠,糾纏不清的熱帶樹叢,如同一圈緊密的圍籬,把我們的王國遮掩起來,與外面世界,暫時隔離。 我們隨著小說虛擬又實境的,晃入這個暗影幢幢有花樹掩映的公園,又是林憶蓮,她的個歌太同誌了,《夜太黑》她唱著,告別白晝的灰,夜色輕輕包圍,這世界正如你想要的那麽黑,霓虹裏人影如鬼影,這城市隱約有種墮落的美,如果誰看來頹廢,他只是累,要是誰跌碎了酒杯,別理會。 新公園的夜晚比白天嫵媚,當一切消失於夜中,一切已消失的浮現,這是別樣的夜。空氣中飄浮著九重葛幽香,和凱文克萊或三宅一生,花香與香水和在一起,巴特說,我沈醉了,我屈服。身體碰觸另外一個身體,或僅僅只是眼神,如電光火石,感知,覺嗅,聆聽另一個身體,他們以雙眼深思熟慮彼此,如羅丹沈思者,而凝視,如神女了望江水。每一個空間上的形和空間的點,形成一面鏡子,制造出一種海市蜃樓的奇異效果,福柯的異質地點,魔幻境地。 比如夏夜,《漫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幾乎把公園照得通亮,你可以安靜的坐在露天音樂看臺,這裏有民歌演唱,戶外音樂表演,歐巴桑跳健康舞,借著路燈和星月,讀一本詩集,有老夫妻,小情侶,北一女或建中的學生,成雙與落單都沒關系,7月,正是阿伯勒樹風鈴花開的季節。 老靈魂繼續敘說:在公園裏,我們好像一隊受了禁制的魂魄,在蓮花池(歌曰,男人久不見蓮花,開始覺得牡丹美)的臺階上,繞著圈圈,在跳著祭舞似的,瘋狂的互相追逐,追到深夜,追到淩晨。 你如果遊園到了午夜,像灰姑娘的魔法時刻,公園的廣播響起,各位遊客,本園開放至晚上12點,現在時間將到,請提早離園,不要忘了您隨身攜帶的東西,謝謝您的合作。 可是,青春鳥早不遊園了,他們巡弋在網路,超空間,或者時尚一點的紅樓小熊村,個性酒吧,老同誌們繼續怨嘆:在我們的王國裏,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天一亮,我們的王國便隱形起來。 天一亮,公園裏聚集老人打太極,中午,附近上班族到園裏歇息,叼煙,透透氣,傍晚到南陽街補習的高中生邊走邊吃著蔥油餅喝著茉莉綠茶。或者,假日,遊人來餵食松鼠,有爸爸媽媽牽著小孩在拱橋上看鯉魚,噴泉,偶爾一只像鵜鵲的鳥躲在樹叢下,街頭藝人吹奏薩克風,路人隨音樂起舞,市民往來如梭,冬天的麻雀鼓起身子胖嘟嘟的停在白石圓柱上曬太陽。每年的二二八這裏有紀念儀式,每年的臺北同誌大遊行這裏是集體現身的聖地,歷史和欲望在這裏匯聚凝固成古炮,亭臺,樓閣,牌坊,紀念碑,搖曳的彩虹旗幟。 從臺大醫院捷運站1號出口穿越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公園,歷史的跫音寂然無聲像欲望的暗潮在水下伏流,園內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殷紅飛檐翠亨閣,低矮照映著全臺第二高樓星光三越,今與昔,舊與新,兩廂無事。我沒仔細看二二八紀念碑上密密麻麻寫了什麽,反倒喜歡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暗啞失語的歷史詮釋和大山大海的光影。 我走出了新公園,隔著懷寧街,在衡陽街口的公園號酸梅湯叫了碟臺式炒面,哆嗦著喝著冰鎮酸梅湯很過癮。 噢,歌曲快播完了,只是你身在沈淪的午夜,血裏的狂野,對真實與幻覺,已無分別……        

Posted in 晃蕩臺北 | Leave a comment

星子不能擁抱,聽陳徽崇

星子不能擁抱,聽陳徽崇 星洲日報/言路‧楊邦尼‧2010.08.01   2008年,陳徽崇老師病逝,新山華社宛如“國殤”;2009年《陳徽崇:他的文字與紀念他的文字》出版,我們用文字追憶陳老師。2010年,小曼說〈再唱一遍陳徽崇〉(7月28日),7月31日晚舉行〈陳徽崇紀念音樂會〉,用莊仁傑的話來說“非是因為文化活動本身所吸引,而是出於情感上的理由”(7月31日),我就“是出於情感上的理由”再聽一次陳老師的歌。 雖然,我們必須忍受新山中華公會8樓大禮堂的嘈雜,冷氣的呼嘯,音響乾澀,本來應該是“餘音繞樑”而飽滿的樂音,大大打了折扣。掀開序幕的是寬中廿四節令鼓,廿四面鼓題上節氣成了品牌,必須在“鼓藝”和“創意”上有所突破,我多次看廿四節令鼓演出,面色凝重,殺氣太重! 大馬傑出男高音陳容上半場的演唱,聲音“未開”,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岑大偉的“高男高音”通過麥克風略顯“刺耳”,來自上海歌劇院的低男中音黃榮海的〈握一把土呀扎一盤根〉,高瘦個子和想像中男低音的形象大相逕庭,渾厚的胸腔共鳴抵住了禮堂內不盡人意的聲響音效。 陳老師的歌有的是“陽春白雪”,以詩入樂,比如〈發志〉、〈無題〉和〈蝶舞〉;有的是“下里巴人”能唱的〈南方之路〉、〈陋石之歌〉或〈長青寬柔〉等等。然而,陳老師的力作在我看來是在多聲部合唱,何啟良的〈刻背〉、潘雨桐〈星夜行程〉,溫任平的〈流放是一種傷〉,無獨有偶,新詩譜成了曲。70年代,台灣有民謠,80年代獅城有新謠,1979年的〈大馬現代詩曲集〉,1981年的〈驚喜的星光〉,我們很早就唱自己的歌了。 〈花蹤之歌〉是陳老師和小曼最沒有壓力之作,百轉低回中有種開闊和恣意,每聽一回,感動一回。最後演唱的是傅承得獻給老師的詩作〈擁抱一顆星子〉,全場一片靜默,星子是不能擁抱的,它要麼走得太前,超出了人們的視線,要麼離我們太遠。 很可惜,開場的致辭和儀式花了20分鐘,攝影記者到處趴趴走用閃光燈拍照,旁若無人,主持人的話又“畫蛇添足”。讓陳徽崇的音樂,單純的,只是音樂。      

Posted in 寫在邊上 | Leave a comment